时间:2023/5/23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文明,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,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。人,因文明而美,城,因文明而兴。

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,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。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“大考”,“文明和谐、生态宜居、崇德向善、人民满意”,是鄂尔多斯市交出的时代答卷。

年,鄂尔多斯市委、市政府首次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;

年,全面启动创建工作;

年,鄂尔多斯市首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,并于年、年、年三次成功蝉联。

与此同时,鄂尔多斯市坚持上下联动、全域创建,鄂托克前旗、准格尔旗和杭锦旗3个旗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,伊金霍洛旗、乌审旗、鄂托克旗晋级全国县级提名城市,达拉特旗创成自治区级文明城市,鄂尔多斯市创成国家西部全国文明城市数量最多的“文明城市群”。

文明无止境,创建不停歇。今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启动之年,鄂尔多斯市一级和准格尔旗、杭锦旗、鄂托克前旗3个旗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检查,伊金霍洛旗、乌审旗、鄂托克旗3个旗将参评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。鄂尔多斯市以此为契机,整装再发,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品质,进一步推进文明建设工作向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迈进,为文明城市描绘新的色彩。

以人为本彰显“创建为民”初心

鄂尔多斯市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创建思路,坚持一切创建工作都围绕一个“民”字展开,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所思、所想、所盼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始终把建设人民满意的品质城市作为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,努力做到让城市更靓丽,让家园更舒适,让群众更满意。

顺应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期待。鄂尔多斯市大力实施“基础设施、园林绿化、生态水系”等精品市政工程,精心打造融民族性、地域性、独创性于一体的博物馆、图书馆、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,建设伊克敖包、丝路小镇、酒吧餐饮文化一条街等城市景观,亚洲艺术主题公园、蒙古象棋广场、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等成为城市新亮点。高标准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,着力打造“高颜值花园”城市,构建“城在林中、房在绿中、绿色环抱”的生态园林体系,先后获得“全国绿化模范城市”“国家园林城市”“国家森林城市”等荣誉称号。科学利用矿区疏干水和城市中水,引水入城、引水绕城,建设“水在城中、林水相依、人在景中”的环城生态水系,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活质量。

顺应群众对优良秩序的新期待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单元管理,通过“分块管理、网格到人、责任到人”的方式,建立标准明确、责任细化、奖罚分明的网格管理体系,确保城市管理“全覆盖、不间断”。充分发挥“一平台两中心”(学习强国平台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融媒体中心)的作用,调动居民自我管理城市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激励广大市民及时反馈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。制定实施了《鄂尔多斯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、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、保障社会文明建设成果。

顺应群众对优质服务的新期待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市本级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7.39%,推行“多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和政务服务大厅“单一窗口”受理模式,实现企业和群众“推开一扇门、到一个窗口、递一份材料、办成一揽子事情”;深入开展文明行业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,选树了一批“双优双美”文明服务示范窗口,提升服务群众质量,打造优质服务品牌。四是顺应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,建成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首批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。乌兰牧骑体制机制、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文化改革不断深化,“你阅读我买单”“文化消费券”等文化惠民项目常态化实施,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
真抓实干凝聚联动联创合力

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是一项长期性、系统性工程。鄂尔多斯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,持续在提升配套服务、优化发展环境、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,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内涵和外延,凝聚联动联创合力,全力构建常态化、长效化工作格局。

把深化创建与编制城市规划结合。高标准编制鄂尔多斯城市总体规划,精细编制给水排水、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,结合“草原城市”特点优势,强化地域特色规划,融入以人为本、尊重自然、传承历史、绿色低碳的理念,做到保护自然景观、延续历史文脉、保持特色风貌、宜居宜业宜游、增强发展活力,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。

把深化创建与完善城市功能结合。坚持“先规划、后建设、先地下、后地上”,城市基础配套设施,一次成型、一步到位,全市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28.1公里,供水、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9.56%和94.56%,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.46%和99.91%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构建起“10分钟消费便利圈”和“5分钟文化健康娱乐圈”。

把深化创建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结合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,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深入实施数字城管和网格化治理模式,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手段,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。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“十大行动”,全面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。

把深化创建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结合。深入挖掘鄂尔多斯地域、历史和民族文化内涵,在城市构架、色调、符号中,在城市建筑、景观和社区建设中巧妙融入草原文化、蒙元文化等各类民族元素,建成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精品城镇、主题公园等,塑造鄂尔多斯“地域文脉”,构建独特的城市内涵和品质。康巴什区建成全国首个城市景观4A级旅游景区,获评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。

民生为本共享利民惠民成果

城市创建人人参与,创建成果你我共享。鄂尔多斯市把人民的期待变成创建的动力,把人民的呼声作为努力的方向,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内心关切,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,真正让老百姓住得安心、吃得放心、过得舒心,共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。

“平安鄂尔多斯”让群众有更多安全感。鄂尔多斯市认真落实“党建引领服务治理网格化”12条措施,实施“全科网格”划分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、校园“三防”措施落实、治安重点地区挂牌督办等10大专项行动,建设视频共享平台、视频联网应用平台、互联网视频接入平台及综治视频共享平台,建成视频监控探头23.8万路……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,全力打造“平安鄂尔多斯”,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。

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全面开展大气、水、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,重点推进矿区环境综合整治、工业源污染治理、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、污水收集处理等十大行动,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: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天以上,优良比例达87%以上,细颗粒物PM2.5平均浓度在25微克/立方米以下。国家考核的7个流域断面水质全部达标,优良率为85.7%,城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%。不断提升界边、山边、路边、水边景观,持续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,目前,全市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%以上,森林覆盖率达到27.31%,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25%,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%。出台《鄂尔多斯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《鄂尔多斯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条例》等地方法规,用法律红线牢牢守住生态底线。

全力保障老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探索推行小作坊信息化监管,实施食品生产企业“双标”监管模式,餐饮领域推行4D、“五常”“五化”、6T、6S、“风险管控+精细化”等管理模式,各学校幼儿园食堂实现智慧监管全覆盖,推动“信息化监管+明厨亮灶”,在流动餐车安装GPS定位及视频监控,做到实时监管。创新采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“八统一”管理办法提高连锁总部对门店的质量管理水平,推进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量化分级管理,不断完善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建设,制定风险管控清单,建立风险管控台账,加强风险隐患排查,实施动态监管、闭环管理,有效确保食药领域零事故。

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,这是一首久久传唱的文明之歌,这是一群人与一座城的闪耀梦想……鄂尔多斯市正在以不负这片热土、不负这方百姓的责任与担当,全力推进全域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,扎实做好创建各项工作,不断擘画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蓝图,不断书写新时代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新诗篇。

鄂尔多斯日报全媒体记者贺晚霞

原标题:《鄂尔多斯市:文明之光耀全城》

    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496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